近日,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中国)宣布,英利中国蠡县智慧光伏产业园区项目一期投产暨二期启动仪式正式举办。
由开标价格可知,此次投标价格最高价为1.9990元,最低价为1.8000元,组件价格再次拉升到2元/W,较之此次1.85元/W左右的价格有了相对不小幅度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项目中,TOP6企业延续了近期相对更高的报价,6家企业在此次项目中的投标均价近1.877元/W,要高于此项目的均1.876元/W。
标包一为单晶双面双玻485MW、单晶单面单玻为15MW,规格要求为540W及以上,标包二为单晶双面双玻组件,540W及以上,1000MW;标包三为单晶双面双玻和单晶单面单玻,分别为850MW、150MW,规格同样为540W及以上;标包四为单晶双面双玻组件,500MW,规格540W及以上。2月15日,华润电力第三批光伏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开标,共19家企业参与了投标。(注:红色字体为此次开标价格中的最高与最低价格)对于此次招标价格的提升,业内人士表示并不意外,近期硅料价格在下行一段时间之后,开始了缓慢增长趋势,而在春节之前,硅片巨头隆基、中环纷纷上调硅片价格,通威电池报价同样进行上调,以此判断,组件价格上调也就不出意料了。硅料二月份的价格走势,硅业分会分析认为将以平稳运行态势进行,三月份的价格走势则需要等待观察。由招标公告可知,此次招标共分为四个标包,合计3GW。
但此次相对以往不同的是最高投标价并非由TOP6企业报出,而是由二线企业报出,但最低价延续了以往的习惯,由二线企业报出以晶科能源的Tiger Neo组件为例,钱晶简单阐述了该组件的经济价值:相较于常规组件,如果安装面积是一样的,Tiger Neo组件可多安装约2.5-3%的系统容量。引入上市公司的董秘作为下属子公司的董事,不排除为子公司上市进行资本铺路的考量。
上述员工持股平台总计涉及上百人之多。9个股东的总出资额高达10.728亿左右。那么,未来曹仁贤是否会与李仙德走同一步棋,像晶科系一样(把晶科拆成晶科能源、晶科科技两家上市公司),将阳光旗下的电站类资产,与现有的逆变器及储能等设备产品线业务彻底分开,并推动阳光新能源的上市, 或有可能。其中阳光新能源的董事中有还有陆阳,他也是阳光电源的董秘。
但目前,阳光电源方面尚未披露任何的细节。这家公司中,合肥星阳、合肥浩阳、合肥月阳、合肥泓阳等都成立于2020年年底,核准日期为2021年年底。
上述员工持股平台的共同特征还包括:每个人的出资额大约在50多万至1000多万不等。目前的阳光新能源定位于电站开发业务,可以看作是类似晶科科技这样的晶科系子公司。同时,三方共同组建战略合作团队,负责搭建合资公司框架及公司治理体系建设;乙方人员侧重负责项目前期可研、建设方案、建设、调试、前期运营维护及运营培训等并参与前期与政府主关部门的合作洽谈、项目建设、调试、前期运维培训等;丙方人员侧重负责投资运营方案的策划与设计、光伏储能项目运管管理咨询服务及碳资产运营管理等;甲方人员侧重负责协调所属基地资源,提供落实光伏项目应用场景、对接所在地相关部门项目申报、协调办理项目合规性手续、与周边用电需求企业沟通等。因此,曹仁贤(阳光电源董事长)未来是否会将阳光电源的电站业务进行拆分,推动阳光新能源实现新一轮的资本运作上市,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阳光新能源与上峰水泥牵手今天,上峰水泥(SZ:000672)与阳光新能源、合肥凭新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合肥凭新)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布局光伏发电、储能等绿色能源产业,促进公司产业绿色、经济、节能及可持续发展,实现三方合作共赢。不过目前这仅为猜测,阳光电源为进行过实质性的印证或者对外披露公开信息。阳光新能源地位重要事实上,阳光新能源是阳光电源旗下非常重要的一家子公司。从以往的多个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企业都会在重要的公司内部布局员工持股平台,让员工有机会入股。
阳光新能源展开众多变更根据相关信息显示,去年年终,阳光新能源的名字由前期的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已改名为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14.2亿,高级管理人员(董事、监事、经理等),也从原有的张许成、陈志强两人,增加至8人。经证实,这类有限合伙企业中的不少股东是阳光电源的内部员工。
合作机制为:筹建阶段,甲方(上峰水泥)负责完成合资公司工商注册手续,协调所属各基地资源协同及提供一期项目资料,与乙方(阳光新能源)、丙方(合肥凭新)共同制定投资框架发展总方案;乙方负责具体项目策划、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及技术支持等;丙方负责提供投资运营方案的策划、设计及光伏储能项目专业咨询服务。一旦该企业上市,众多员工都将呈现财富值的指数型增长。
也就是说,它们实则是阳光新能源的内部员工持股平台。2020年全年,来自电站投资开发的收入为82.27亿元,占公司营收比例的42.66%。更为重要的是,该公司的多个参与股东(即有限合伙企业)实则为阳光新能源的员工持股平台。并且,优先落实铜陵上峰、怀宁上峰等基地启动实施第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合作项目,由合作团队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组织落地。三方拟设立的合资公司将通过现金方式出资完成,全名为上峰阳光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峰阳光) 注册资本5000万元,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保税区。光伏产业方面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依托甲方各基地现有厂区、屋顶、矿区等可用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项目,解决甲方各基地自用电需求问题;二是针对有条件资源的基地和区域,引入合伙人合作开发光伏及储能项目,满足当地周边企业绿电用电需求;三是依托基地综合资源共同投资开发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开发项目。
以下是拟合资企业的股本结构7月22日,来自20家投资机构的50亿资金到账。
从1月份提出预案到11月撤回,白忙一年。结果只有两家买单,其中一家是母公司中环集团,另一家渤海股权投资隶属于天津国资委。
2021年4月19日,国家能源局提出风电、光伏发总装机容量达到1200GW以上,发电量占比到2025年达16.5%左右(比2020年高6.8个百分点)。2014年、2015年两轮融资相对顺利的背景是中环光伏业务规模超过隆基2013年中环光伏业务营收27亿、隆基22.8亿;2014年中环光伏业务营收38亿、隆基36.7亿。
流水线在美国问世前,轿车售价高达5000美元,是财富的象征。4月公布融资预案,拟定向募集90亿投资宁夏中环50GW(G12)单晶硅项目;5个月后(即同年9月),定增申请获证监会批准;随后39家机构提交了申购报价文件,包括10家基金管理公司(华夏基金报出49.04元的全场最高价、国泰群安报价48.88元、中信里昂出价48.33元、UBS AG最高出价达47.3元、高盛报价47.04元)。2020年7月6日,中环股份定增再次获得证监会核准。#关于中环的手艺没有必要赘述#。
定增中的世态炎凉中环股份前身为1959年成立的天津市电机工业局,牌子换了好几块,直到2000年才改制为国有独资中环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天津国资委。截至2022年1月20日收盘,隆基、中环股价较2021年高点回落幅度分别为22%%和27.5%。
2020年,隆基折旧近16亿。2018年,中环、隆基光伏硅片产能分别为25GW、28GW,但中环通过管理优化,实际产能达到30GW。
光伏是当代的新兴产业。2019年1月,中环又发布定增募集50亿的预案,用于8-12英寸半导体压片生产线。
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四个环节犹如多人绑腿跑,步调不可能完全一致,跑慢拖后腿、跑快的被拖后腿。2020年6月,两大国资股东将中环集团100%股权放到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最终被TCL集团竞得(注:中环集团系中环股份实控人,持有27.55%股权)。十三五期间,中环半导体硅片销量年均复合增速为35.5%。混改是中环重获资本市场青睐的重要契机,改制红利的逻辑得到广泛认可。
对新兴产业来讲,价格战、内卷都是必由之路。2015年2月,中环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募集资金35亿,用于5个光伏电站建设(总装机容量240MW)。
6个月后(即同年7月),证监会审核通过了中环股份定增申请。2019年多晶硅产量34.2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60%。
半导体级单晶硅纯度要求比光伏单晶硅高3~6个数量级,中环深耕半导体材料数十载,光伏行业的友商别想在技术层面叫板。新旧能源交替是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歧路亡羊的节点很多,比如机动车是一步到位上纯电、还是先推广插电混动(不受充电设施推广进程的制约),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哪个应拿到补贴,化学储能与抽水蓄能谁是解决新能源发电量波动的主力,氢燃料电池是不是新能源车最佳动力(锂电池肯定不是)隆基如果真有老大的心胸,应围绕新旧产能平稳过渡,与业内各方充分协商,而不是割裂这个行业。